爵士乐经典乐器——小号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乐的普及传播主要因靠印刷业。单曲或旋律的乐谱遂得以批量销售,而单曲的普及在当时是不可能的。
相对现场演出,销售乐谱更具优势,这种优势在古典音乐界早就有所体现,但直到当时才影响到流行音乐界。
大量批量生产也会有些负面影响,比如导致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消费者都买乐谱来自己弹,所以创新性强、要求精湛演奏技艺的谱子卖得不怎么好。
当时流行乐也融合了不少其他风格的音乐元素,比如拉格泰姆音乐(Ragtime)等,但比起斯科特乔普林那种密集切分音的“拉格”曲,还是更简单了。
拉格泰姆的切分音
20世纪头30年,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传播方式由印制乐谱让位给了唱片,而随后又被无线电广播取代。
这种从印刷到录音的转变产生了许多意义重大的结果,其中之一就是听众欣赏音乐途径的改变。
人们从前总习惯于买来流行歌曲乐谱在家演奏;客厅里,众人围在钢琴前,确是一道中产阶级温柔乡的风景线。
后来,随着听收音机和听唱片步入大众生活,音乐产业的收益状况也发生了变化。
在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收音机比留声机更受欢迎。一方面,收音机收听免费;另一方面,随着1920年商业电台的登场和1926年无线广播的建立,听众得以享用全国各地的信息和娱乐资源。
实际上,大萧条对唱片业打击很大,唱片销量从1921年的10600万张剧减到1933年的600万张。
虽说大乐团演奏的新式摇滚摆乐,推动了年销量回升到1939年的4400万张,但真正挽救唱片业的还是战后经济复苏。
孩子们手头有了零花钱,又把大部分零花钱花在了支持音乐产业上面。
美国爵士钢琴家——金科尔
到了20世纪20年代,电录音技术(声音经扩音麦克风捕捉后,传送给电子刻录机直接刻录的录音方法)的发展使演唱更加舒服自然。
再也不用喊了——歌手们为声乐表演带来了一种全新演唱风格,也就是低吟唱法,由Bing Crosby最先使用,后又被弗兰克辛威纳和Nat "King Cole"这两位低吟歌唱家所发展。
与此同时, 爵士乐在加勒比海和非洲音乐的影响下诞生于港口城市新奥尔良,此时其显著特点是切分音。
新奥尔良附近的一些加勒比海沿岸城市也对爵士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热舞伴奏乐队的加入扩大了乐团阵容——打击乐、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再加上之前的像低音大提琴、吉他、小提琴甚至班卓琴这样更标准的配器。
爵士乐特别针对爱跳舞的听众群,这种音乐形式的发展势头就像野原燎火。
现代音乐发展不可忽视黑人
当时的布鲁斯和爵士乐唱片常常被贴上“种族唱片”的标签,这种说法在当时算不上一种歧视和侮辱。
第一批种族唱片中有一部分的确是黑人音乐家为黑人听众制作的,起先是为了满足南部乡村黑人听众的需求。
20世纪20年代,南部居民开始往芝加哥在内的北部城市移民,布鲁斯这样的南部音乐也自然获得了新听众群。
移民还为山地音乐(乡村音乐)唱片开拓了听众群,这类音乐主要面向农村地区的白人听众,这两种风格的音乐都随移民潮从南方走向了全美。
拜种族隔离所赐,非洲裔美国音乐家很少得到电台曝光机会和现场表演场地,唱片就成了黑人听众和白人听众交换音乐资源的主要媒介。
因此,“种族唱片”的需求自1920年开始便不断攀升,直到1927年达到顶峰——每年发行500张左右。
可是黑人音乐家的报酬却远低于他们的白人同行;已发行的歌曲版权统统归唱片公司所有,黑人艺人连一分钱版税都拿不到。
乡村(三角洲)布鲁斯
乡村布鲁斯(罗伯特约翰逊等人演奏的粗犷风格的布鲁斯,也称为三角洲布鲁斯)发源于南部农村的密西西比三角洲和东德克萨斯。
整个南方地区发行的乡村布鲁斯唱片有很多不同的风格,其中该地区的三角洲布鲁斯最受欢迎且最具影响力。
乡村布鲁斯最初是纯口头传唱的,它以一种灵活松散的形式在音乐家之间传播。歌手们往往会根据个人经历改动歌词和旋律,所以此类歌曲不仅歌词随意粗糙,连内容、唱法甚至配器风格也是如此。
摇摆乐时期的12小节布鲁斯旋律基本遵循固定创作模式,而乡村布鲁斯不讲究记谱,音乐家常常随性增减节拍,导致出现奇数小节的结构。
一些革新的乡村布鲁斯形式或以单一的即兴重复段为基础,或仅在两个和弦之间转换。
乡村布鲁斯与其他形式布鲁斯的本质区别是它的粗犷,伴以滑音和像说不像唱的非传统唱法,那些歌曲既没有确定的源头,也没有个相对完整的演绎方式。
后世之所以对约翰逊以及同时代布鲁斯艺人如此痴迷,某种程度上是归结于笼罩在他们身上的神秘色彩。
——相传约翰逊为了得到超凡的吉他演奏技巧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级了魔鬼撒旦, 他每次演出背对观众是为了不让人看到他的指法。
20世纪早期出现的“经典布鲁斯”同乡村布鲁斯是有差别的。虽然也受三角洲风格的影响,但它们却是在叮砰巷和散页乐谱中锤炼而成。
正因为如此,叮砰巷歌曲的严谨结构深深影响了“经典布鲁斯”的发展,并使其最终形成了包括12小节和16小节结构在内的布鲁斯形式。
后期沃特斯的芝加哥“电声布鲁斯”沿用了三角洲布鲁斯的瓶颈滑棒演奏法,还伴有来自重节奏器组(通常是低音大提琴、钢琴和鼓构成)的强劲脉动。
就像约翰逊努力用自己的吉他演奏出超凡音色一样,沃特斯也依靠出色的滑音技巧演奏出全新的和声效果。 这种技巧是摇滚电吉他的启蒙,在摇滚乐队里,电吉他不单是个乐器,更是一个特效制造工具。
美国大萧条时期著名歌手——伍迪格斯里
到了大萧条时期,几百万生活在农村的穷苦人被迫迁移,有的搬到其他桔村子,有的搬进了城市, 乡村音乐因此得到传播而繁荣起来,人们里面在歌中宣泄乡愁,歌唱惬意的乡野生活,时而抨击民众面临的现实艰难。
当几百万美国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他们歌唱两件事:过去和现在。
这些充满乡愁的歌曲既怀念农业机械化前的旧时光,又不忘述说农村移居者的颠沛流离。
乡村音乐的美学根本同英语民间歌谣的传统联系紧密,而后者像极了随后出现的城市民谣音乐。
这些歌谣的叙事风格同抒情的叮砰巷歌曲反差极大:歌词中经常会提到一些具体的人名和地名,而且这些歌谣都是通过民间传播的,不经正规途径发行唱片,也没有版权。
梅贝尔可以说是形成乡村音乐吉他演奏风格的鼻祖:她在低音弦上倾弹歌曲主旋律,同时在向把位弦上的弱拍处弹拨和弦做伴奏。
“卡特一家人”的演唱方法常被人们和另一种名为“神圣竖琴”的传统唱法作比较, 在乡村音乐发展的早期,吉他仅作为一个背景乐器而存在,但梅贝尔提高了吉他的地位,使之成为歌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再有,“卡特一家人”的演唱互动性很强,听从也会参与到歌唱过程中,不是像声乐表演那样单纯地这边唱那边听, 这一风格也汇成乡村和西部音乐流派的诸多特点之一,至今仍具影响力。
摇摆乐与扭扭舞
摇摆乐将布鲁斯乐曲改变成了管弦乐。将训练有素的保罗怀特曼乐团风格表现在了布鲁斯的反复乐节和技巧里,使节奏布鲁斯听起来颇有往日新奥尔良爵士乐的充沛活力。
节奏布鲁斯乐队保留了管乐器(通常是一组萨克斯和铜弦管乐器),但他们还增加了强劲的布鲁斯电吉他和强音鼓。此时,节奏布鲁斯中的节奏部分指的是旺盛精力,而布鲁斯部分指的是深情演唱。
时代的发展,摇滚乐的诞生
有文献记载的,对“rock"和"roll"这两个词的合并使用是在1912年。
那年在一首为名《露天聚会纪念日》(The Camp Meeting Jubilee)的美国南部黑人圣歌(spiritual)歌词中出现改说法,它有着宗教寓意:
“我们在您的怀抱中摇摆/摇摆在您的怀抱中/在摩西的怀抱中”(We've been rocking and rolling in your arms)。
1922年,特丽克西史密斯(Trixie Smith)在自己的歌《我男人将我摇摆》(《My Man Rock Me(with One Steady Roll)》)中也提到了“摇滚”,只是角度完全不同——这个词被用来描绘性行为:
“我男人紧紧抱着我摇摆/他抱得真紧我挣脱不开(My man rocks me with a steady roll/there's no slippin'once be takes hold)”
虽然史密斯的音乐绝对是爵士乐,但这个从赞美诗过渡到世俗音乐的过程无疑是摇滚乐进化的核心。
传奇摇滚歌手——猫王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摇滚”不断出现在许多流行爵士歌曲和节奏布鲁斯歌曲中。
1937年,奇克韦布(Chick Webb)和埃拉菲茨杰拉德(Ella Fitzgerald)在他们的金曲《为我摇滚》(Rock it for me)中用以“摇滚”。
随着新音乐越来越受欢迎,“摇滚乐”作为一种新音乐流派的称呼逐渐被广泛接受,之前倾向用“山地”或“乡村”来标记自己音乐的摇滚乐之王—— 猫王也在1954年开始玩摇滚了。
1956年,随着一系列电影《摇,摇,摇》(Rock,Rock,Rock)、《摇滚乐无罪》(Don't Knock the Rock)和摇滚先生(Mister Rock and Roll)的上映,摇滚这个说法最终确定并成为美国流行文化词汇。
在艾伦弗里德(Alan Freed)这位重量级DJ的推动下,该术语得以普及。弗里德在自己的电影《摇,摇,摇》中对摇滚乐下了一个定义: ”摇滚乐是一种音乐新潮流,它包含诸多分支:节奏布鲁斯、爵士、拉格姆泰、牛仔歌曲、乡村歌曲和民谣歌曲等”。以上诸音乐风格均对摇滚乐起到了催生作用。
二战时期的美国
当时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呢?
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自由世界和经济和军事领袖,他们经济稳步发展。麦卡锡主义影响下,贫困和杰姆克劳法(Jim Crow Laws)迫使大量非裔美国人离开南方到北方的大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1940年至1950年间,陆续有21.4万非洲裔来到芝加哥,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密西西比三角洲地区。1940年至1960年间,芝加哥的非裔人口从27.8万增长到81.3万。
移民们带来布鲁斯并将这种音乐转化成一种节拍更强、电子扩音的三角洲布鲁斯版本,为后来的摇滚乐打下了基础。
差不多同一时期,另一类青少年群体也显现出来。1946年至1960年间, 战后“婴儿潮”使美国青少年人口从560万增长至1180万。
自1954年联邦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一案中判定中小学种族隔离制违宪后, 影剧院和音乐厅逐步取消种族隔离规定。
到了1955年,摇滚乐的人气便随着这群青少年攀上了顶峰。
摇滚乐先驱——第一批摇滚明星
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
小理查德是双性恋魅力摇滚歌手的原型,他在舞台上的行为举止是每场秀最赚人眼球的部分:大背头、画眼影、涂唇膏,穿着有个性。他开创了摇滚歌手撩拨震撼观众的先河。
查克·贝里(Chuck Berry)
查克·贝里创造性地把乡村音乐整合到节奏布鲁斯中,并依靠这个新途径打破了种族障碍。
贝里还将吉他手的现场表演技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吉他手成了舞台上的又一焦点。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
能把节奏布鲁斯歌曲唱好的白人男子——猫王。
他的光辉岁月,在太阳工作室发了5张单曲唱片的那段时间,打破了美国流行音乐的种族界限。
他将乡村摇滚乐、乡村音乐和节奏布鲁斯第一次成功地结合中为一种具有灵活包容性且令人激动的音乐形式。
他之所以广受欢迎,还要归功于他不出格的“放纵”,在当时的环境里保持着滴酒不沾的“妈妈的乖儿子”形象。
杰瑞·李·刘易斯(Jerry Lee Lewis)
作为一个钢琴家,他将钢琴引入了乡村摇滚乐。
他那种紧凑独特的演奏风格将打击乐的基调(强节奏)融入了节奏布鲁斯。
他可能是摇滚世界的第一个白人“坏男孩”,人们往往将他过人的天赋与滥交、酗酒相提并论。
艾伦弗里德(Alan Freed)
在他的推动下,摇滚乐成为一种产业。他是第一个专门为摇滚乐制作影视节目的人。
1956年,弗里德陆续出现在一系列青少年电影中,包括《昼夜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上路吧,约翰尼》(Go Johnny Go)等,主持广播节目摇摆节奏(The Big Beat ),并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组织了几次大型演唱会。
弗里德于1956年去世,如果再多活几年,他将会看到自己当年掀起的风潮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标记:伍斯托克(Woodsrock)音乐节为整整一代美国人创造了文化认同。
(完)
如果您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在文末点亮【在看】,并请将哎呀音乐设为【星标】(因微信公众号改版,避免接收不到推送消息)
愿你在音乐的世界中发光发热。
本文作者:老樊 / 编辑:云缠
👇
哎呀音乐长期征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