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知的巴赫,居然生前如此不受待见?

我们熟知的巴赫,居然生前如此不受待见?

今天,让我们走进其中两位作曲家,

看看他们生前都创作过哪些作品?

死后又是如何被人所熟知的呢?

死后名声大噪篇

“音乐之父”巴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到“死后名声大噪”的代表性音乐家,

最该被提及的当属“音乐之父”巴赫了吧!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认为其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尊称他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他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十五岁时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教堂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巴赫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大多是路德派新教的宗教音乐。他创作的近300部教堂康塔塔现存195部,5部受难曲中完整保存了两部:《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器乐作品的种类更是繁多,包括众赞歌幻想曲、前奏曲、变奏曲、赋格曲、托卡塔、帕萨卡利亚等。巴赫著名的器乐作品为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被称为钢琴领域的“旧约全书”)、《法国组曲》(6首)、《英国组曲》(6首)、《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6部《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巴赫最后的三部作品《哥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可以说是300年来复调技术的总结性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纵然创作了数量如此庞大的作品,巴赫在世时更多的是以管风琴师而闻名。在他死后,其作品再度回归默默无闻的状态,很大原因是巴赫从没去过维也纳、伦敦、巴黎等等大城市。他从出生到离开人世,从未踏出过得德国一步。

1829年,门德尔松在音乐会上指挥上演了《马太受难曲》。近百年后,这首作品终于重见天日。观众的热烈反响让巴赫名声大振,成了古典音乐最受尊敬的作曲家之一。

“歌曲之王”舒伯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他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1000多首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么高产的作曲家,一定很有名气吧?

然而他数量庞大的作品并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回报和利益。他的音乐首演大多在夜间的私人聚会进行,被圈内人称之为“舒伯特晚会”。他的作品在民间已经广为流传了,但却因得不到官方的赏识而难于出版和演出。舒伯特在生前,甚至还没能听到过自己创作的交响曲的演出。

1825年,舒伯特写出了不朽的名曲《魔王》,但是一直过了五年,出版商才勉强答应为他出版这首歌曲,其条件是不付给他稿费。怀才不遇令舒伯特身心俱疲,祸不单行,很快他又患上重病,31岁便离开了人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

《鳟鱼五重奏》

无论如何,舒伯特也是西方音乐史上十分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不仅涉猎体裁广泛,留下了众多代表作品,如钢琴五重奏《鳟鱼》、《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等;他还推动了艺术歌曲的发展,其作品脍炙人口,至今还在全世界流传,比如《摇篮曲》、《小夜曲》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完两位伟大的作曲家的经历,相信你也和小编一样,会因他们的作品未在生前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而感到惋惜。

但时间会证明,上天是不会辜负认真努力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相比巴赫百年后才等到的成名和舒伯特短短生涯中的上千首作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趣味能量站

【趣味能量站】线上专栏正式上线!

我们将不定时更新推送,

与爱音乐的你分享有趣硬核的音乐话题。

当然,欢迎大家与我们互动,

一起在留言区交流一下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拼贴

365日博登录 外卖店铺怎么取名?这4个原则你要知道
365日博登录 小米手表能不能一直亮屏

小米手表能不能一直亮屏

📅 09-01 👀 9960
365bet备用服务器 木针疗法的概论

木针疗法的概论

📅 08-27 👀 5620